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什么意思
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(MDS)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疾病,表现为无效造血、外周血细胞减少及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。病因涉及遗传突变、环境暴露、放化疗史及衰老因素,治疗需根据分型选择支持疗法、免疫调节或造血干细胞移植。

1. 遗传因素
约10%-20%的MDS患者存在特定基因突变,如SF3B1、TP53等。家族性MDS与GATA2、RUNX1基因缺陷相关。基因检测可明确风险,高风险患者需密切监测血液指标。
2. 环境暴露
长期接触苯类化合物(如油漆、汽油)、重金属(砷、汞)及电离辐射会损伤造血干细胞。职业暴露人群应定期血常规检查,出现持续贫血需骨髓穿刺确诊。
3. 治疗相关继发
肿瘤患者接受烷化剂(环磷酰胺)、拓扑异构酶抑制剂(依托泊苷)化疗后,5-7年内继发MDS风险增加3-5倍。放疗后患者需每年进行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测。

4. 衰老与克隆演变
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30/10万,衰老导致DNA修复能力下降,造血干细胞获得性突变累积。典型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,需与营养缺乏性贫血鉴别。
治疗方案根据IPSS-R评分分层:
- 低危组:促红细胞生成素(EPO)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-CSF),每周3次皮下注射;来那度胺10mg/日口服(del5q患者首选);定期输注去铁胺控制铁过载。
- 中高危组:地西他滨20mg/m²静脉滴注(第1-5天),28天为周期;阿扎胞苷75mg/m²皮下注射(7天/月);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≤65岁且配型成功者。
饮食管理建议每日摄入高铁食物(鸭血、紫菜)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,限制浓茶咖啡影响铁利用。适度快走、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改善缺氧症状,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出血。

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需终身管理,早期干预可延缓白血病转化。确诊后应每3个月复查骨髓象,联合血液科、遗传咨询科多学科诊疗,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潜在根治手段但需评估移植风险收益比。
上一篇: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原因
下一篇:A型血和O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
-
2025-05-01 07:02:08
-
2025-05-01 07:26:54
-
2025-05-01 07:48:57
-
2025-05-01 08:04:16
-
2025-05-01 08:06:04
-
2025-05-01 16:58:41
-
2025-05-01 18:26:01
-
2025-05-01 19:34:54
Copyright © 2025 www.fsxoy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