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治得好吗
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表现,由多种肾脏疾病进展引发,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。主要病因包括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、慢性肾炎等,治疗手段涵盖透析、肾移植和药物管理。

1. 遗传因素
部分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、Alport综合征会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。基因检测可早期发现风险,有家族史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。
2. 环境因素
长期接触重金属、镇痛剂滥用或化工毒物会损伤肾小管。职业暴露人群应做好防护,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超过7天。
3. 生理因素
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大主要诱因,持续高血糖会破坏肾小球滤过膜,血压超过140/90mmHg会加速肾动脉硬化。每日监测血糖血压,保持糖化血红蛋白<7%,血压<130/80mmHg。
4. 病理进展
慢性肾炎、肾结石等疾病未规范治疗会发展为尿毒症。IgA肾病需控制蛋白尿<0.5g/天,梗阻性肾病要及时解除尿路阻塞。
治疗手段分为三类:
血液透析每周3次,需建立动静脉瘘;腹膜透析每日4次换液,需置入腹透管。肾移植需配型成功,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、霉酚酸酯。药物管理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,碳酸氢钠调节酸中毒。
饮食需限制蛋白质摄入0.6g/kg/天,优选鸡蛋、牛奶等优质蛋白;控制钾摄入<2g/天,避免香蕉、土豆等高钾食物。每日饮水量为前日尿量加500ml。

尿毒症需要终身管理,规范治疗可使10年生存率达60%以上。患者需每月复查血肌酐、尿素氮,每3个月检测甲状旁腺激素。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并及时干预,能显著延缓疾病进展。
上一篇:正常人的肌酐指标是多少为正常
下一篇: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怎么治疗
最新资讯
-
2025-05-03 16:06:27
-
2025-05-03 18:37:17
-
2025-05-03 20:20:50
-
2025-05-03 20:35:41
-
2025-05-04 06:28:22
-
2025-05-04 06:39:37
-
2025-05-04 07:03:29
-
2025-05-04 07:21:29
Copyright © 2025 www.fsxoy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