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什么病
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退行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、骨微结构破坏,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。遗传、激素水平下降、营养缺乏、运动不足是主要诱因,需通过药物补钙、抗骨吸收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干预。

1. 遗传因素
约60%-80%的骨密度差异由遗传决定。COL1A1、VDR等基因突变会影响骨胶原合成和钙吸收。有家族史者建议40岁后定期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,必要时提前干预。
2. 激素水平变化
绝经后女性雌激素骤降会加速骨流失,男性睾酮水平随年龄下降也会影响成骨细胞活性。激素替代疗法需严格评估风险,常用药物包括雷洛昔芬(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)和睾酮贴剂。
3. 营养缺乏
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直接影响骨重建。每日应保证1000-1200mg钙摄入,推荐乳制品、豆腐、芝麻酱;维生素D可通过日晒或补充剂达到800IU/天。镁、维生素K2对钙沉积同样重要。
4. 运动刺激不足
负重运动能促进骨形成。推荐每天30分钟快走、太极拳或哑铃训练,水中踏步适合关节疼痛者。避免久坐,每小时起身活动2分钟可改善骨代谢。
5. 病理因素
糖尿病、甲亢等代谢疾病会加速骨流失,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需每半年监测骨密度。质子泵抑制剂、抗抑郁药等药物可能干扰钙吸收,用药期间需加强监测。
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三类:基础补充剂(碳酸钙+维生素D3)、抗骨吸收药(阿仑膦酸钠每周70mg)、促骨形成药(特立帕肽每日皮下注射)。严重椎体骨折可考虑椎体成形术。

预防骨折需多维度管理:居家安装防滑垫、使用髋部保护器;饮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;每年秋季检测25羟维生素D水平。从50岁开始建立骨骼健康档案,早筛查能降低50%以上的髋部骨折风险。
上一篇:女性腰酸是什么原因,怎么办
-
2025-05-02 16:11:51
-
2025-05-02 16:14:06
-
2025-05-02 16:22:13
-
2025-05-02 16:23:07
-
2025-05-02 16:29:52
-
2025-05-02 16:38:52
-
2025-05-02 11:52:05
-
2025-05-02 11:59:17
Copyright © 2025 www.fsxoy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