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造影检查是怎么做的
心血管造影检查是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,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观察心脏和血管结构的诊断方法,主要用于冠心病、血管狭窄等疾病的评估。检查需局部麻醉,从手腕或腹股沟插入导管完成,全程约30-60分钟,需住院观察1-2天。

1. 检查前准备
患者需空腹4-6小时,进行血常规、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。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调整降糖药,对碘过敏者需告知医生。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,更换手术服并建立静脉通路。
2. 操作步骤
医生在穿刺部位消毒后局部麻醉,经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鞘。在X光引导下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,注射碘海醇等造影剂。通过DSA设备拍摄血管动态影像,观察血流情况。检查中可能出现短暂发热感,属正常反应。
3. 术后护理

拔管后需加压包扎穿刺点6-8小时,桡动脉路径需佩戴止血器24小时。监测心率血压,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。避免穿刺侧肢体负重24小时,观察有无出血、血肿。术后1周内禁止剧烈运动。
4. 风险防控
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%,包括造影剂肾病、血管损伤或过敏反应。肾功能不全者可采用等渗造影剂,术前使用抗组胺药预防过敏。极少数可能发生血管痉挛或血栓,需立即处理。
5. 替代方案
对碘过敏者可选择冠脉CTA,但精度略低。心脏磁共振无辐射但耗时长。血管内超声能清晰显示斑块形态,多用于支架植入评估。

心血管造影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,现代技术已大幅提升安全性。检查结果可明确血管病变程度,为后续药物、支架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。术后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,定期复查血脂血糖,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。
上一篇:测量血压左手还是右手准确
下一篇: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一点
最新资讯
-
2025-05-02 12:28:06
-
2025-05-02 12:56:27
-
2025-05-02 13:00:58
-
2025-05-02 13:20:19
-
2025-05-02 13:23:01
-
2025-05-02 13:26:37
-
2025-05-02 13:39:14
-
2025-05-02 13:46:53
Copyright © 2025 www.fsxoy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