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问诊里的问病情包括哪些内容
中医问诊中的"问病情"涵盖10个核心方面:寒热、汗出、头身、二便、饮食、胸腹、耳目、睡眠、经带、小儿病史。通过系统询问患者主观感受,医生能准确判断疾病性质、部位及发展规律。

1. 寒热
询问怕冷或发热的具体表现。突然怕冷伴发热多为外感病;长期低热可能为阴虚;怕冷四肢不温常见阳虚。患者需描述温度变化规律,如午后潮热或夜间盗汗。
2. 汗出
包括出汗时间、部位及量。白天稍动即汗属气虚自汗;睡中汗出醒后即止是阴虚盗汗;半身汗出可能中风先兆。记录汗液质地,如黏腻或清稀。
3. 头身
头痛需说明位置(前额属阳明、两侧属少阳)、性质(胀痛多肝阳上亢);身痛区分游走性(风湿)或固定痛(血瘀)。肢体麻木提示气血不畅。
4. 二便
大便问次数(便秘或腹泻)、形状(溏薄或干结)、颜色(陶土色警惕胆道梗阻);小便关注频次(尿频可能下焦湿热)、颜色(深黄多热证)、疼痛感(结石特征)。
5. 饮食
口干提示津液不足,口苦多为肝胆湿热;食欲亢进伴消瘦排查消渴症;饭后腹胀属脾虚。特殊嗜好如喜热饮主寒证,嗜冷饮多热证。

6. 胸腹
胸闷心悸问发作诱因(劳累或情绪);胁痛区分刺痛(血瘀)或胀痛(气滞);腹痛注意喜按(虚证)拒按(实证)。女性需说明乳房胀痛与月经关系。
7. 耳目
耳鸣分蝉鸣(肾虚)或潮声(肝阳上亢);耳聋突发多实证,渐进属虚证。目眩伴头痛可能肝阳上亢;视物模糊问是否与用眼疲劳相关。
8. 睡眠
失眠需区分入睡困难(心肾不交)、易醒(心脾两虚)或早醒(肝郁);嗜睡伴头重为痰湿困脾。梦多者需描述梦境内容,如噩梦频发属肝郁化火。
9. 经带
月经问周期(提前多热、延后多寒)、量(崩漏属脾不统血)、色(暗紫有血块主血瘀);白带关注量(增多属湿)、色(黄稠为湿热)、气味(腥臭警惕炎症)。
10. 小儿病史
包括生产史(顺产/剖腹产)、喂养史(母乳/奶粉)、预防接种史。特殊询问是否有惊厥、夜啼、磨牙等表现,以及生长发育指标变化。

完整的中医问诊需要患者配合描述症状细节,医生通过十问内容交叉验证,结合舌脉诊做出准确辨证。现代临床常配合《十问歌》系统记录:"一问寒热二问汗,三问头身四问便,五问饮食六问胸,七聋八渴俱当辨,九问旧病十问因,再兼服药参机变。"建议就诊前整理症状日记,记录每日症状变化规律,可显著提高诊断效率。
上一篇:桑叶侧柏叶苦丁茶洗头能治脱发吗
下一篇:肾病综合征严重吗,能治愈吗
-
2025-05-02 20:47:24
-
2025-05-02 20:52:48
-
2025-05-02 20:54:36
-
2025-05-03 09:10:27
-
2025-05-03 09:21:15
-
2025-05-03 09:31:09
-
2025-05-03 09:41:58
-
2025-05-03 09:43:46
Copyright © 2025 www.fsxoy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